首页 > 快讯 > 综合 > 正文

全球最新:父母最大的自觉,是只为自己负责……

2023-06-13 16:28:36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父母最大的自觉,是只为自己负责……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资料图】

教室里,老师随机采访孩子们了一个问题:“你的烦恼是什么?”

原以为孩子们的答案无外乎玩、零食、动画片……

可一个小男孩的答案,却直接让人泪目:“我的烦恼是爸爸妈妈天天吵架,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孩子的世界很大,大到能飞出宇宙;孩子的世界又很小,小到眼中只装着父母。

有人说,当了父母后,最看不得孩子流泪的新闻。

因为成年人的世界,早已被修炼得刀枪不入,但唯有孩子的眼泪,能瞬间让我们的心防一溃千里。

所有的家庭战争中,最受伤的永远是孩子

电影《万箭穿心》在当年上映后,曾引起无数人的争论。

剧中女主李宝莉和男主马学武是一对性格迥异、矛盾重重的夫妻,妈妈李宝莉既没文化又强势,爸爸马学武既好面子还懦弱。儿子小宝,从小就在妈妈对爸爸无休止的辱骂声,和爸爸的一次次逃避忍耐中长大。

有次家里要搬家,因为丈夫马学武给工人们递烟让休息会儿,妻子李宝莉嫌弃丈夫乱花钱,当着所有人的面大骂:“真是贱。”

看妈妈咄咄逼人,小小的儿子只能害怕地缩在爸爸身后。

爸爸受不了妈妈的精神暴力后提出离婚,妈妈又把小宝抓来当工具人,教他哭求爸爸留下。

后来,小宝的爸爸因为婚内出轨被妈妈举报丢了工作,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了轻生。爸爸离开后,奶奶担起了照顾小宝学习起居的工作,妈妈一个人挑起了养育一家人的重担。而小宝在考上大学后,和妈妈爆发了剧中最严重的一次争吵,把妈妈赶出了家门。

有网友评论小宝太过冷血。站在大人的角度,妈妈在爸爸离世后付出了很多,可是,从小宝的角度看,妈妈才是他的生活变成这样的罪魁祸首。

影片最后,导演给观众留了白,刚刚成年的小宝,朝着母亲发泄完压抑多年的情绪后,一个人坐在马路边,静静看着妈妈和别人离开的背影。

爸爸一死了之,逃脱了自己的所有错误和责任;妈妈养大了他,却给了他最深的原生家庭创伤。而小宝自己,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可能要带着原生家庭的伤痛过不幸的一生。

不幸的家庭,最受伤的永远是孩子。

家庭中,谁都可以自救,唯独孩子,没有自救的能力。他们在父母的战争中,只会或被动、或主动地成为牺牲品。

有些伤痛,之于父母,只是家庭琐碎的外伤,但对于孩子,却是山呼海啸的内伤。

心理学专家黄仕明曾说,家庭中爆发的战争,都是一种“家庭失序”状态。而爱和秩序的冲突,是所有悲剧的开始和终结。

一个成长在失序家庭中的孩子,注定要用一生去治愈他的童年。

好父母在孩子面前,嘴上都有一道拉链

网上看过一个让人很揪心的视频:

父母在孩子面前争吵时,孩子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我有被吓到,很有压力。”

“没有我插嘴的份,只能装死。”

“希望他们好好沟通,害怕他们真的会离开。”

“在他们要求我做选择时,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回应。”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道拉链。

真正伤孩子的,是那些争吵时的恶语相向。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分享:

我从小就是在父母的吵架中长大的。我妈妈的嘴是硬刀子,每句话都在伤人,我爸爸的嘴是软刀子,每次能把我妈妈气到跳脚。

我曾经连续10年,每年的生日愿望,都是祈祷父母和平离婚。因为我一天都不想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我觉得我是错的,因为我改变不了这样的状况。我希望他们要么好好生活,要么好好离开,就是不要再折磨我。

我阻拦过他们,发脾气甚至骂过他们,但是他们都对我很好,所以我又觉得我错了。

我不明白大人为什么吵架的时候,从来不会顾及孩子,还是他们根本就不爱自己的孩子,我觉得我们家没有幸福的那一天了。

樊登曾说过:“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当你在孩子面前发生大声争执时,孩子会进行自我归因,他会认为都是因为他才造成这一切的。而且他从父母的吵架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要大喊大叫、拍桌子、摔东西,而这一切都会在青春期被模仿出来。”

父母嘴上一时的痛快,换来孩子心中一世的伤害。

正如《原生家庭》中所写: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管好自己的嘴,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最佳方式。

父母最该有的自觉,是不让孩子为自己买单

1、自己的情绪自己负责

好友是一个中学的班主任,有次和她聊天,她说就在前不久,她班上一个女生在作文中写:“我好想离开这个世界,我觉得我活着就是妈妈的拖累。”

这个女生的爸爸常年冷暴力,孩子的妈妈既做不到身心独立离开丈夫,又不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转头把所有的压力全部发泄给了女儿。

女生从小到大,听到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你是我唯一的指望。”“我都是为了你才忍受这段婚姻的。”“你听话一点,学习好一点,你爸就会多把心放在咱们这个家了。”

母亲的情绪压力,转嫁给了孩子,也快要摧垮这个孩子。可是,孩子做错了什么呢?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在她的书籍中提出建议:给你的情绪做好定期排毒。

父母最大的自觉,是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有稳定情绪内核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2、告诉孩子父母的关系会变,但我们的爱却一直在

一位博主在他的视频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爸妈离婚,我判给了爸爸。最开始,爸爸告诉我永远爱我,我特别开心,家里不再像以前一样天天都吵架,还有爸爸一直爱我,陪着我,感觉以后会很幸福。

妈妈去了外地,说会努力挣钱,然后买我想要的一切,还会经常回来看我。

可是……时间才过了不久,爸爸恋爱了,结婚了,我的玩偶给了新妹妹,我爱吃的糖葫芦,爸爸再也没给我买过。游乐园里,爸爸、阿姨、妹妹,他们是幸福的一家三口,我只能跟在后面。

妹妹有了新的爸爸,我的爸爸却是别人的爸爸了,说要回来接我的妈妈,也有了新的小宝贝。

爸爸妈妈,他们现在应该都很幸福吧。

视频的最后,博主说道:“你的选择,只是你的选择,你的无奈,只是你的无奈,但这一切为什么都要让孩子去买单?”

父母不再相爱,不是孩子的不幸,没有父母的爱,才是孩子真正的不幸。

如果在婚姻中,你熬过痛彻心扉的取舍,依然选择了结束,那请无论如何,告诉孩子并做到:无论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他的爱永远都不会变。

3、别让不幸的婚姻,扯垮你和孩子的一生

多年前,演员文章的周一见事件惹得全网哗然,彼时的妻子马伊琍,因为生育在影视圈沉寂多年。

在不幸的婚姻被摊开在所有围观者眼前后,她没有沉溺于自怨自艾,而是以一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向公众做了交代,然后重振旗鼓,用一部《我的前半生》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看似大女主的剧本,背后也熬过无数辛酸。她自曝也曾崩溃痛苦过,也曾脆弱难过到找心理医生。

但这一切都没有拖垮她,她在43岁生日时写下了自己的态度:

20多岁时,对手里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恒。

40多岁,知道凡人和事没有永恒不变,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时光。

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出:“我”的力量无穷大,如果“我”改变了,那么“我”的世界都会改变。

与其在不幸中归因,不如把改变当作目的。

你唯一能改变的,是怎样给孩子接下来的生活。

之前母亲节,一位妈妈分享女儿问自己的话,小小的她,歪着脑袋,趴在桌子上问妈妈累吗?有没有因为自己受委屈?

听完女儿的最后一个问题,妈妈再也忍不住泪水,哭着回答:“成为妈妈,从未有一刻后悔过。”

孩子也会心疼父母,我们做父母的,给他们最简单的爱,就够了。

傅首尔曾在《奇葩说》中说:

“超人是孩子心中的英雄和依靠,因为有了“超人”,孩子的梦才能睡得香甜。

谁都知道当超人很累,但为了孩子夜夜睡得安稳,我情愿穿上这铠甲,告诉孩子他的妈妈是超人,所以他不用着急,有的是时间慢慢长大。”

你看,为了守护孩子,我们当父母的,总是心甘情愿披上这一身铠甲。

让他们在该笑的年纪放肆笑,该哭的时候有怀抱靠,在该做孩子的年龄,只做孩子的事。不用为父母的人生负责,不用被父母的选择羁绊,只在我们爱的羽翼下,安安心心长大,就好。

关键词: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55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