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新城 百姓的“钱袋子”鼓了 从"羊煤土气"到多元高质量发展新城
2020-02-04 15:38:07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内蒙古鄂尔多斯素有“羊煤土气风光好”的美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等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69.1亿元,增长4.6%;1—8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35.7亿元、增长8.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8.8亿元、增长11.1%,各项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763.2亿元,列全国地级市第54位,按可比价比1949年增长1381倍,比1978年增长222倍;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19.2亿元,向中央、自治区净贡献485.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3.5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36位,比1949年名义增长4.7万倍,比1978年增长2297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49年的86:10:4演进为3.1:52.3:44.6,工业增加值增长4420倍,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22%。城镇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12%提高到7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834元和18289元,居全国地级市第28位和44位,是1978年的168倍和94倍,老
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过好日子的腰杆硬了。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介绍,该市积极推进“三个转变”,正在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9%,煤化工产能达1533万吨,煤炭实现了从燃料到材料、从黑色资源到绿色产业的华丽转身。建成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庙至山东两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电力总装机达2308万千瓦,2018年发电1034亿度、对外输出近400亿度;形成新能源装机270万千瓦,风光水火储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从无到有、全面兴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2万辆,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5%;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85个,“一院两地”院士专家工作站16家。
据介绍,通过构建“三种模式”,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鄂尔多斯防线在不断筑牢。一是党委政府主导、多方投入参与的修复建设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各级政府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10多亿元,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保持“双减少”,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度保持“双提高”;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超过1/3,亿利库布其生态示范区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二是集中集约、绿富同兴的开发保护模式。全市单位GDP能耗、水耗持续降低,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企业达到14家,建成10个国家级、
17个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沙漠光伏发电项目100万千瓦,光伏治沙超10万亩;生态景区年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在保护绿水青山中收获了“金山银山”。三是建管并重、标本兼治的防控治理模式。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棋盘井蒙西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国家考核的7个断面地表水质优良率为85.7%,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7%。
牛俊雁表示,全市每年将可用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9个旗区全部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在全区率先实行蒙授15年、汉授12年免费教育,高考本科上线率、重点大学录取率稳居全区前列;在全区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脱贫攻坚交出优异“成绩单”,唯一区贫旗杭锦旗脱贫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03%,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3.9平方米,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75倍;所有行政嘎查村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71%的苏木乡镇创成市级及以上文明乡镇,普及卫生厕所的农牧民达到8.9万户;成功创建国
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个、自治区级示范单位24个,形成了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关键词: 鄂尔多斯新城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