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因素导致“超级猪周期”来临 超级猪周期会有什么影响?
2019-12-27 15:24:21 来源:和讯名家
“二师兄”可算在其本命年出尽了风头。
8月以来,全国猪肉市场可谓是“一天一个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末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达到27元/公斤,同比涨幅达到了97%。具体到消费者购买端,猪肉价格则更高,“二师兄”可算在其本命年出尽了风头。
价格大幅上涨背后无非是供求关系出现了错位。而造成供需失衡的主要矛盾并不在需求端,事实上,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猪肉的消费量是呈下降趋势的,替代猪肉消费的主要是牛羊肉和禽肉。
我国情况也大体如此,2014年以后我国猪肉需求量其实也是一直处于下行区间,2014年我国猪肉需求量达到历史顶峰的5719万吨,到2018年,我国猪肉消费量已下降至5595万吨,较2014年下降了2.2%。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供给端,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今年7月,我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了32.2%,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了31.9%,供给量的大幅减少必然带来供求关系的失衡,使猪肉价格出现上涨。
下一问题则是猪肉供给量缘何下降,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不得不说的就是非洲猪瘟,这是一种在猪之间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特点是传播快、死亡率高,虽然首次出现在近100年以前,但到目前仍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措施或者疫苗。一些欧洲小国为了彻底消灭该病毒,不得不将全国范围内的活猪全部扑杀,而在俄罗斯这样的家庭养殖户众多的国家,全部扑杀并不现实,养殖户和地方财政均无法承担扑杀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这也导致了非洲猪瘟在俄罗斯存在多年至今尚未灭绝。
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是在2018年8月,多种原因导致随后多个省份均出现了疫情,出现疫情的区域基本采取扑杀措施,同时暂停发生疫情的省份猪肉调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我国累计扑杀近120万头生猪。
第二个原因在于猪周期的客观存在,猪周期类似于经济周期,近年来在我国一直周而复始地客观存在,平均一个完整的猪周期大概会持续3~4年时间,每轮猪周期的逻辑也基本相同,无非是猪肉价格上涨后赚钱效应使能繁母猪栏量大幅提升,随后由于生猪供给增加导致猪肉价格下跌,能繁母猪遭淘汰后猪肉供给又下降推高了随后的猪价。道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简单,但真正到操作环节却非常不容易,因为这其中还夹杂着饲料价格的涨跌、潜在传染病疫情的爆发等诸多不确定因素。
对于普通散户养猪者而言,日常本来就接触不到如此多和及时的一手信息,即使能接触到部分信息也缺乏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处理,更缺乏对肉价的前瞻性研判和有效金融手段对冲猪肉涨跌所带来的风险,因而很难做出是增加存栏量还是减少存栏量的决策。恰恰是因为目前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还较低,普通散户养猪者“追涨杀跌”的养猪模式客观造成了猪周期的存在。
相关数据显示,按照年出栏500头以上为规模化猪场的官方标准,目前规模化猪场产能占全国养猪产能的比例仅为50%,十大养猪上市公司产能占比仅为10%。
第三个原因则在于一些地方执行政策偏严导致养猪产能快速减少。由于养猪产业对当地环境存在一定负面影响,2015年起,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多个水网密集的省份被规划为限养区,还有一些地区被规划为禁养区。政策制定的大方向本无问题,但在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出台了一些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挫伤了养殖户积极性的同时短期大幅减少了生猪的供给。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划定的禁养区4.9万个,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21.3 万个,累计清退产能约6000万头,如按每头猪120公斤计算,减少生猪供给规模达720万吨,约占全国产能比重13%。
以上可以看出,此轮生猪供给规模的大幅减少是上述三重因素叠加后的结果,如果仅是其中一个因素发力还不至于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也使得本轮猪周期被称为“超级猪周期”。猪肉价格短期的大幅上涨,一方面对于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不利,另一方面由于猪肉在CPI中2.19%的权重仍不小,且猪肉价格上涨后牛羊肉和禽肉的需求量会增加并会带动这些肉类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整体CPI上浮,不利于当前实体经济利率水平的进一步下降。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想成功跨越本轮“超级猪周期”难度较大,必须多点发力形成合力大幅增加猪肉的有效供给。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猪肉供应在内的五方面举措稳定生猪生产工作。全国多地立下了生猪出栏和外调的“军令状”,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出台通知完善补助经费发放等措施,同时紧急出台了比如困难群众发放补贴、抛售冷冻肉、免收生猪运输车辆通行费、提高养殖户保险金额等一系列举措保证生猪供应。此外,我国还加大了猪肉进口的力度,上半年累计进口猪肉81.9万吨。
当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调动社会资源扩大生猪生产和养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且目前非洲猪瘟的影响仍在继续,短期猪肉价格仍可能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未来更应在鼓励企业规模化养猪方面多做文章,企业规模化养殖一方面可有效熨平当前猪周期,另一方面还能加强疫情防治与监测。短期而言,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对养猪企业出台信贷、用地、财政支持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长期而言,保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则是重中之重,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调节企业生产与经营,在企业投资前就规定好需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方可生产,以便养殖企业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范欣)
关键词: 超级猪周期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