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昆百大A更名我爱我家 重组之后动作不断 谋求“华丽变身”

2019-11-25 16:40:54 来源:中国经营网

签署战略协议、聘请新高管、设立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

将北京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爱我家”)收入囊中,实现了被外界普遍称为“蛇吞象”的并购重组后,昆明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60.SZ,以下简称“昆百大A(4.570,0.10,2.24%)”)近期动作不断,在“消化”之余,谋求着“华丽变身”。而其最新向好的业绩预告,似乎更能提振这一信心。

4月13日晚间,昆百大A发布2017年度及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其2017年营业总收入13.24亿元,同比减少30.91%,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减少9.91%。而2018年一季度,则预计盈利1.23亿元~1.54亿元,重组前同比增长747.98%~961.70%,重组后同比增长33.24%~66.82%。

昆百大A在预告中表明,按照相关规定,我爱我家2017年度利润表不纳入合并范围。但是,对比2018年一季度业绩,“新东家”昆百大A的“老业务”似乎仍在拖后腿。

频繁动作下,昆百大A能否实现“华丽变身”?我爱我家曾做出的业绩承诺又能否兑现?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昆百大A品牌文化部,一位张姓负责人回复称,采访问题已确认收到,并将尽快给予回复。但是截至发稿前,记者并未收到回复。

重组之后动作不断

在昆百大A披露的关联交易报告书中,记者发现,昆百大A收购我爱我家的交易完成之后,昆百大A主营业务将涵盖包括商业零售业、酒店物业管理在内的商业不动产运营管理业务及包括经纪业务、新房业务、资管业务在内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务。

此外,经审计,昆百大A 2016年度商品销售业务的收入占比将由46.04%降至8.76%,房地产业务的收入占比由42.13%降至8.02%。而新介入的经纪业务、新房业务及资管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55.01%、16.84%和7.74%。

由此可见,我爱我家的业务收入在未来亦将成为昆百大A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昆百大A完成“蛇吞象”之后的频繁动作,也似乎是在“消化”之余,谋求着“华丽变身”。

2018年3月15日,昆百大A发布公告称,基于我爱我家新业务进入公司后有分不同业务体系发展扩张的专业需要,拟以自有资金6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昆明百货大楼投资控股有限公司。4月10日,昆百大A宣布新设全资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

3月26日,昆百大A与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金控”)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海尔金控或指定主体为我爱我家所运营的房屋提供家用电器、智能家居等产品的供货及租赁运营等服务、长租公寓及其门店服务与智能家居家电相互嵌合或融合的运营管理系统的开发合作以及长租公寓配套金融服务。该框架协议期限暂定六年,不涉及具体金额。

据公告显示,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将促进昆百大A主营业务多层次发展,推动公司从区域商业不动产运营服务商向全国城市居民综合服务提供商的升级转型。

此外,昆百大A还对高管层面进行了调整,我爱我家原高管团队曹晓航、陈毅刚、何洋、胡景晖、朱威等人纷纷上位,担任昆百大A副总裁及财务总监等职务。

而最引外界惊讶的,莫过于昆百大A的“改头换面”。

4月10日,昆百大A发布公告,宣布拟将公司中文名称由“昆明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我爱我家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相应变更为“我爱我家”,英文名称缩写变更为“5i5j”,公司证券代码000560保持不变。公告称,上述变更已通过相关部门核准、审核无异议。

对于这一变更,昆百大A解释称,并购重组完成后,该公司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更,发展战略也相应从传统的商业零售业,逐步向“发展城市综合服务业”的目标转变,为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公司重组后的实际业务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布局,且易于投资者理解,遂作此变更。

至此,我爱我家摇身一变,成为“房产中介第一股”。

“新东家”频繁示好,我爱我家亦曾做出过业绩承诺。据昆百大A相关报告显示,我爱我家承诺自2017年1月1日起,其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实现的累计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亿元、11亿元及18亿元。

对比昆百大A之前的盈利能力,如此业绩承诺可谓是高额回报。但是,如何兑现才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昆百大A曾在重组方案中指出,我爱我家主营业务主要为新房业务、经纪业务以及资管业务,且未来计划以“相寓”品牌重点发展资管业务。

某基金投资经理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在政策红利加持、市场进入存量房时代的大背景下,我爱我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拓宽了融资渠道,而昆百大A于近期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这些因素都将有助于其业绩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其中介行业的特性,相关的财务核查会比较麻烦,亦容易引起合同纠纷,在监管严厉的资本市场上,也应注意风险防范。

昔日“蛇吞象”

创建于1959年的昆明百货大楼,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批大型商业企业,1992年经股份制改革,改组设立昆百大A,并于1994年在深交所挂牌交易,成为云南省第一批上市零售企业。在当地,属于商业旗舰。

而成立于1998年的我爱我家,是中国最早的房地产中介服务连锁企业之一。截至2017年3月31日,我爱我家业务已涉及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在内的15个主要一二线城市,拥有2269家直营门店,5万余名经纪人。

辉煌的历史下,此次的并购重组本该属于“天作之合”,但是对比二者的营收能力和资产规模,却并非“门当户对”,昆百大A收购我爱我家一度被外界指为“蛇吞象”。

资料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一季度,我爱我家营收分别为48.58亿元、81.58亿元和19.46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3.2亿元和9353.34万元。昆百大A同期营收分别为13亿元、19亿元和3.3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369万元、2127万元和1450万元。相比之下,其业绩远逊于我爱我家。

此外,以昆百大A持有我爱我家90.44%股权,成交金额59.09亿元计算,我爱我家2016年资产总额为59.09亿元,占昆百大A相应指标比重88.38%,营业收入为81.58亿元,所占比重高达425.65%。

一系列数据的“超标”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曾引起深交所问询,而昆百大A更是在过会前半个月内两次调整重组方案,以规避重组上市。

2017年9月25日晚,昆百大A披露关于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调整的公告,宣布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我爱我家16名股东合计持有的84.44%股权,合计支付对价为55.3亿元。持有我爱我家9.56%股份的林洁已辞去董事职务,不再参与本次交易。

记者梳理公告发现,事实上,按照调整之前的方案,交易完成后,昆百大A第一大股东谢勇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19.45%,而我爱我家股东刘田、林洁、张晓晋、李彬四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总和为15.31%,二者仅差4.14%。虽然昆百大A表示,四人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但是深交所却曾对此发出问询函,提出质疑。而调整之后,谢勇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达到20.08%,实际控制权得以巩固。

2017年10月8日晚,昆百大A再发公告,宣布原计划募集配套资金由不超过23.1亿元调整为不超过16.6亿元,取消两个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而按照之前方案,两个投资项目分别为投入分散式长租公寓装配项目5.5亿元,房产综合服务与智能管理项目1亿元。

一系列调整之后,当月13日,昆百大A发布公告称,经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其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无条件通过。至此,昆百大A以59.09亿元的合计作价,先后持有我爱我家90.44%股权,我爱我家成为昆百大A的控股子公司。(夏晨翔 童海华)

关键词: 昆百大A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23326号-29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