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利基金融,互金专委会指其涉嫌自保,被骗?何解?关联中瑞富信、利基金融

2019-11-22 14:40:53 来源:蓝鲸财经

“有什么最新情况吗?”

这是每一位花果金融投资人互相加上微信后最常用的开场白。大多数时候,他们从彼此处收到的回复都是,在等经侦的结果。

从花果金融6月26日发布逾期公告,到现在已经有1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不断有投资人从各地来到花果金融的北京总部,尝试有没有机会把自己的资金拿回来。与此同时,每一个其他P2P平台出现逾期、爆雷的消息,都让他们胆颤心惊。

8月2日,20多位花果金融、中瑞富信的投资人来到北京市金融局寻求帮助,提出一系列诉求,工作人员给出了7个工作日后回应的答复。对于花果金融逾期事件保持关注的读者,可以到微信公号“独角金融”后台回复“花果”加入交流群,跟踪最新进展。

得到北京市金融局回复的投资人很快离开了,除了一些老大爷老太太之外,多数的人还要回去工作。花果金融给他们的教训足够深刻,然而,生活毕竟还要继续。

被骗

6月26日,花果金融逾期公告发布,承诺在3个工作日内向投资人公布解决方案。3日之后,花果金融给出了“第一阶段解决方案”,其中一条承诺:对于投资额在5万以下(含5万)的投资人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本金5%的首期款兑付,对其他剩余本金部分将另行发布方案展期兑付。

然而7天之后,承诺却并未得到兑现,塔拉(花果金融法人、董事长)也“进去了”。之后,花果金融的投资人就开始走上了漫漫维权路,找公司、找经侦、找律师、找金融局……

“我其实是从2017年2月18日开始投资花果这个平台的。”吕先生坐在椅子上,开始缓缓回忆从进入花果金融到最后爆雷的整个过程。

我投入得比较晚,最初投入得也不多,只是在2016年的时候投了500元试水。投了之后,每个月都有利息,感觉也挺不错。2017年2月18日以后,我才开始进行大量地投入,前前后后,3万,10万,20万,50万,100万……陆陆续续,总共投了400多万,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而吕先生不断增加的投资额则和平台的激励政策正相关。吕先生表示,最大的吸引措施就是在2018年的5、6月份,当时只要用户投100万元,就送一两万元的东西,比如送笔记本、送手机,各种送。

我当时也有点怀疑,这平台是不是要不行了? 6月18日,我有一笔资金到期却没有按时回款,当时打电话问的时候,对方说7天之内,第三方担保的远山利丰会进行回购,就没有多想,在6月19日还又投了40万元进去。后来才知道,最早在6月15日就已经出现逾期。”

吕先生接着说,“知道出现逾期之后,我们就开始找塔拉,他得对这个事情负责呀。大约6月22日左右,第一次问他,‘你给我们的合同都是真的还是假的呀?’,他说,‘90%都是真的,10%是假的。"“后来又问他,‘塔总你跟我们说实话,究竟有多少是真的?’他说有30%是真的。可是究竟有多少标的是真的,到现在也是个谜。”谈起这段进入花果金融以及跟塔拉打交道的经历,吕先生的语气颇有些懊悔和无奈。

但塔拉控制下的平台并不止花果金融一家。利基金融、中瑞富信(线下理财)同属塔拉控制之下。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从多个投资人处了解到,在花果金融6月26日发布逾期公告之前,用户在利基金融、中瑞富信上的资金都被通知要转到花果金融上面。当时有人表示不愿意,但最终,平台只是通知一下,不愿意也没什么用。

8月2日,在北京市金融局,互相遇到的投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他们都是通过中瑞富信线下门店投资的,一生的积蓄都打了水漂,而自己也已经没有再去赚钱的机会和能力。

面对这些白发苍苍的投资人,独角金融只觉得夏天里忽然打了一个冷颤。

疑云

在吕先生口中,塔拉是个看起来特别“慢”的人,但非常聪明,脑子转得很快,有种商场老手的感觉。而这位“商场老手”,面对平台投资人的时候,却满嘴跑火车。

除了真假标的问题,吕先生表示,还问过塔拉,平台的窟窿到底有多大?塔拉的回复是,线上有7亿元,线下有4.5亿元。

这样计算,加起来有11.5亿元,塔拉有没有能力把窟窿堵上?吕先生表示,“塔拉说,‘有,有的是资产。’什么资产?有个铜钴矿。这个矿不在国内,在刚果金,并且他目前还没有处置权。”

关于这个矿更具体一些的信息,另一位投资人吴先生作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

矿是谁的?是一个注册在维京群岛的叫做龙飞国际的公司的,龙飞国际的股权又属于香港一家创新控股有限公司所有。塔拉拥有创新控股有限公司20%的股权,一位周先生和另外一位郑先生拥有其他的股权。”

吴先生还提到,这里面还有更复杂的一层关系。

按照塔拉所说,除此之外,周先生欠他钱,而郑先生又欠周先生的钱,因此他能够获得全权委托去处置这个矿,7月8日,周、郑二人就会给他授权书。这个矿在2014年的估值是18亿,若能够处置,覆盖11.5亿元的债务显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7月9日,塔拉就“进去了”,授权书最终也没能签字。关于此事,投资人已经不知道是他又一次“满嘴跑火车”的拖延之计,还是真的拥有处置权。

另据吴先生描述,塔拉所说的资产也不止这一处,其中还包括平台上约30%~40%的真实借款标的,以及塔拉在北京5、6处的房产。

说到房产,花果金融刚公布逾期时,还曾有人到投资人群里爆料,称花果金融在维稳过程中祭出了“P房产证”的奇葩招数,详情请见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

《花果金融逾期,投资人组维权群商量如何向其董事长“催收”》(点击可)一文。塔拉所说的房产是否真实,尚且存疑。

疑问显然还不止于此。早在去年10月9日,花果金融称“因与存管系统接口发生故障,导致部分用户还款暂未发放到账”,在当时引起了一部分投资人的恐慌,但由于在后续处理迅速,“暂未到账”没有长时间持续,此事便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不过,据吕先生称,当时其实是出现了逾期,只不过规模没有现在大,最后兜了下来也就糊弄过去了。

何解?

2018年以来,已经有数百家平台爆雷,这其中不乏各种国资系、上市系背景,银行存管、信息披露、等保三级认证也一应俱全。看起来,在监管加强之后,平台在合规性方面确实做到了加强,但这些背景,这些资质证明,却还是没有挡住这些平台爆雷的脚步。

对于国内普通的投资人来说,近年来股市不振,楼市萎靡,私募信托又玩不转,眼瞅着放在银行的资金一天天贬值,也就投个P2P还能赚点利息。

但正如每个P2P网站上都会出现的一句话所说,网贷有风险,出借需谨慎。央行行长易纲曾说:“

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你看到一个投资机会,它告诉你又保本,又有一个两位数的收益,一定要小心,一定要问一问,它投什么项目才能够有这样的结果。”

在6月份刚刚举办过的陆家嘴(600663,股吧)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说,“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在花果金融的案例中,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其标的信披非常不透明,甚至有人揶揄其官网上披露出来的借款人身份证号码就像个手机号。

投资人就没有怀疑过平台是否可靠?吕先生说,曾经也问过塔拉,而塔拉当时的答复是,其中有一些借款人信息比较敏感,不方便透露。

花果金融不方便透露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投资人也变得习惯,直到爆雷才追悔莫及。投资人愤怒的地方在于,信了塔拉,信了银行存管、信了企业信用评级证书……然而,自己大半生的积蓄却打了水漂。

从花果金融的例子可以看出,在P2P投资的过程中,投资人并非没有一点风险意识,对于平台的异常表现也有过怀疑。但最终,在平台的利益引诱之下,投资人还是如飞蛾一般扑向火焰。然而,正如那句近年来逐渐流行的话所说,你惦记着别人利息的同时,别人也在惦记着你的本金。在投资理财这条路上,从来不存在什么康庄大道,“利益越大,风险越大”是需要记一辈子的信条。

对于网贷,对于花果金融,你有什么看法?留言区聊聊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独角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利基金融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23326号-29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