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的黄昏 如何应对世界经济裂变
2019-11-12 15:55:58 来源:北京晨报
当代中国是双面的。一方面经济多年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国内消费不振,居民不花钱;一方面税负痛苦指数在全球名列前茅,另一方面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4%喊了20多年,在2012年才有望实现;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成就辉煌,另一方面又重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许多相互矛盾的现象顽强而合理地共存着。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走,就先要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有没有所谓的中国奇迹?为什么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能奇迹地翻番?为什么在GDP连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股市会奇迹地回到原点?什么是中国模式,在所谓的中国模式中,经济、政治、社会各自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说不在顶层统筹考虑经济、政治与社会关系的中国模式可能沦为中国想象?
冷战之后,经济高速增长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在这个意义上,并没有所谓中国奇迹。
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有亮丽的报表,乃是因为那些本应该是由他们负担的大量成本从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中被悄悄挪走,并转移到了那些无法被统计到的匿名的社会之中。换言之,中国政府及企业成本被社会化了。这也是中国模式最为关键的秘密所在。在这个模式中,经济增长是以中国社会的极度抑制和脆弱作为代价的。
冷战之后美元体系在全球的迅猛扩张正在接近终点。所以,全球经济的中长期低迷,将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最好前景。也由此,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石就坍塌了关键一角。
无论从全球市场体系的视角看,还是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逻辑看,中低速增长都是中国能够期望的最好前景。中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中长期的大型拐点。
关键词: 中国奇迹的黄昏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