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关于育种的所有信息
华泰证券也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生物育种优势企业、畜牧种源优势企业均有望受益。具体到投资标[更多详细]
白粉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重病田减产可达40%以上。”高彩霞介绍,如何实现“鱼与熊掌兼得”,是利用感病基因进行植物抗病育种的关键。[更多详细]
1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2022年中国将扩大大豆生产,但是大豆和玉米主产区,农民往往会在两种作物中二选一,[更多详细]
近10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发展势头领先于其他国家,反映出中国生物育种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而美国增长势头有所减缓。[更多详细]
10月13日,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滨湖街张家湾村的300余亩太空稻开始收割,喜迎丰收。这片稻田位于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融合[更多详细]
10月13日,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滨湖街张家湾村的300余亩太空稻开始收割,喜迎丰收。这片稻田位于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融合[更多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团队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成功实现水稻种植60天左右收获的重要[更多详细]
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3月20日—24日在三亚召开。与会中国政府官员、院士专家认为,中国生物育种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一个时代的[更多详细]
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3月20日—24日在三亚召开。与会中国政府官员、院士专家认为,中国生物育种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一个时代的[更多详细]
古人云,桃李满天下。桃起源于我国,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是研究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好模型。2021年3月10日凌晨,国际期刊《基因组[更多详细]
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实现十七连丰。据中国农科院公布的数据,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量仍实现年年增产,[更多详细]
近日,在兰州召开的草业航天育种专题研讨会上,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的中天1号紫花苜蓿草种备受关注。经过16年选育研究,中天1号紫花苜[更多详细]
在离北京100公里外的河北省廊坊市的杂交小麦种植田,北京杂交小麦品种京麦9号平均亩产达到600千克以上,创下了规模化连片小麦的高产佳绩。[更多详细]
深度新闻
评论